宋徽宗:他的瘦金体独步古今,狂草也是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
后来金人把他押到五国城,冬天零下三十,没有墨,他就用炭条在桦树皮上划拉,划出来的小楷照样带“瘦金钩”。 同囚的老太监偷偷藏了几片,几百年后流到潘家园,被当成“烧火棍”随手卖,专家拿放大镜一瞅:这炭痕跟《秾芳诗》一个模子,拍卖行当场估价半个小目标。
后来金人把他押到五国城,冬天零下三十,没有墨,他就用炭条在桦树皮上划拉,划出来的小楷照样带“瘦金钩”。 同囚的老太监偷偷藏了几片,几百年后流到潘家园,被当成“烧火棍”随手卖,专家拿放大镜一瞅:这炭痕跟《秾芳诗》一个模子,拍卖行当场估价半个小目标。
他5岁启蒙习书,12岁便奠定笔墨根基,后执教北大期间,仍深耕“二王”笔法精髓,晚年更对怀素《小草千字文》痴迷数十年,直言“每临一帖,便悟一层使毫运墨之妙”。
在2011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代书法珍品以517.5万元的高价落槌,它便是詹景凤的《草书千字文卷》。这幅纵26厘米、横524厘米的纸本长卷,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商业交易,更是对一位被忽视的明代草书大家艺术成就的有力印证。
很多友友认为原北平大学校长沈尹默先生的书法水平已经跨越了元朝、明朝和清朝,直逼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位宋朝的书法代表。有友友客观的将沈先生的书法与宋朝的这四位大家的书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沈先生的书法水平丝毫不逊于宋四家的水平。
宋徽宗赵佶写于宣和四年的草书千字文,当时正好四十岁,真是放飞自我的佳作,比其瘦金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诸葛白岩楷书《芥舟禅友草书千字文序》,折本27.7×19.6厘米,日本四天王寺大学图书馆,恩赖堂文库藏。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视频等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图、文、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